1、板瓦
板瓦是一種橫截面為1/4圓凹弧形的淌水瓦,瓦的前端稍寬,后端稍窄,仰臥在泥灰背上,一般統(tǒng)稱為“底瓦”。由若干板瓦縱向由下而上,層層疊接而成的凹形壟溝,稱為“底瓦壟”,它是承接雨水的導水溝槽。
2、筒瓦
筒瓦是一種橫截面為半圓筒凸形的散水避水瓦,瓦的后尾有接頭榫(稱為熊背)。它是蓋在兩條板瓦壟之間空當(稱為蚰蜒當)上,一般統(tǒng)稱為“蓋瓦”。由若干筒瓦縱向由下而上首尾相接而成的凸形壟梗,稱為“蓋瓦壟”,它是散水避水的導水梗。
3、滴水瓦
滴水瓦是板瓦壟檐口終端“收頭”的檐口瓦。滴水瓦前端比板瓦多出有一個下垂蝴蝶形舌片,引導雨水下滴。滴水瓦的后端插入板瓦下,并在其兩邊各有一缺口,以便加釘予以固定。
4、勾頭瓦
勾頭瓦是筒瓦壟檐口終端“收頭”的檐口瓦。勾頭瓦前端比筒瓦多出有一個圓形勾頭片(又稱為“燒餅蓋”),瓦背上有一釘孔,以便加釘瓦釘固定,瓦釘之上蓋釘帽,防止雨水滲入。
5、星星瓦
星星瓦是分為星星筒瓦和星星板瓦,其規(guī)格形狀與筒板瓦相同,只是在其瓦上留有一個釘孔,以便加釘固定,隔適當距離安插1至3塊,起到加強整條瓦壟牢固作用。
6、竹子瓦
竹子瓦是用于做成輻射狀瓦壟的筒板瓦,前端大、后端小,分為竹子筒瓦和竹子板瓦,多用于圓形攢尖屋頂。
7、抓泥瓦
抓泥瓦是在瓦腹做有一橫肋條的筒板瓦,分為抓泥筒瓦和抓泥板瓦,抓泥筒瓦是在筒內(nèi)腹部有一肋條,抓泥板瓦是在尾端底面有一橫肋,以肋條嵌入鋪瓦泥內(nèi),加固防滑作用。它一般用于坡面較陡的攢尖屋頂。